您好,欢迎访问蓝狮在线注册教育培训机构24小时在线服务!

020-88888888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蓝狮在线 > 通知资讯 >

“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赋能人生出彩

更新时间:2023-10-27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四川省布拖县特木里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吉地莫史刘和同学们一起温习功课。吉地莫史刘是四川省布拖县第一届春蕾班学生,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帮助大凉山的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感谢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一定不负众望,好好学习、健康成长。”2022年1月7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动四川省妇联等发起的“促进凉山女童教育发展”公益项目在西宁中学落地。有力度的资助、有温度的关怀,让孩子们的心情像西昌的阳光一样,明媚灿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特别是把妇女教育作为促进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在教育领域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保障女童和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如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教育工作全过程中得以贯彻,“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让广大女童、妇女享有更多教育机会和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妇联开展的各种活动,引导妇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负总书记重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妇联切实履行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职责,帮助妇女群众把稳思想之舵、夯实信仰之基,将广大妇女团结凝聚在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江山代有人才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典范,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接过前辈的担子,用奋斗诠释美好的青春。”2021年3月10日,参与中国妇女报社“百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系列报道的部分女大学生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一走进“大包干纪念馆”,汤佳慧同学立刻被“大包干精神”深深震撼、被榜样激励,也让自己的奋斗有了“准星”。

  为把好女大学生理想信念“总开关”,全国妇联启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励女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时代巾帼先锋。

  百集人物纪录片《党的女儿》描绘女党员群像,累计播放量超2亿次;《百名女大学生讲党史故事》《讲巾帼英雄故事》引领女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理想;“三个一百”全网累计阅读量超4.2亿次,在广大女网民特别是青年中反响热烈;各地女校启动“巾帼榜样走进女校思政课”常态化机制,推进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全覆盖,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启智润心。

  一堂堂厚植底色的必修课、一场场入脑入心的大学习,助推新时代女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丰硕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形成崭新格局。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妇联组织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从推进“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提质升级,到深入实施“巾帼心向党”系列行动;从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史”教育,到充分发挥妇女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从寻找“最美家庭”孕育良好社会风气,到实施网上“头条工程”、让网络成为广大女网民学理论悟思想的前沿阵地、能量之源……

  在全国妇联部署下,各级妇联组织精心策划,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妇女和亿万家庭看得见、听得懂、有温度的故事和声音,引领广大妇女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巾帼力量。

  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江西赣州女生庄雨轩,从高二起每年都会收到“春蕾计划”助学款。在“春蕾计划”的呵护下,她更加奋发努力,如愿考入北京大学预防医学专业。

  党的十九大以来,像庄雨轩一样,有64.3万人次春蕾女童沐浴着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勇敢追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基本战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各级各类教

  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教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包容、公平、优质的方向发展。

  伴随教育事业阔步前行,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让每个女性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保障适龄女性未成年人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义务;政府、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完成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女性平等享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占比连续6年保持半数以上,女生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巩固加强;

  202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两性教育已基本实现“数据上的均等”。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提出,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社会的男女平等意识;

  全国妇联持续推进妇女教育研究基地建设,百余所高校开设女性学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全国妇联办公厅联合部署,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培训进党校(行政学院)、进社会主义学院,性别平等课在更大范围内开讲。

  截至2020年,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超万所中小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实现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成为所有人共同向往的目标。

  “我以后想开个实体服装店,同时做线月,通过全国妇联等开办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绣娘“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研修班,25岁四川凉山绣娘阿苏曲古莫不仅提升了彝绣技艺,还学会了普通话,从而对未来有了更多梦想。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增设“促进女性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女性接受终身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目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提出,国家健全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妇女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五年来,全国妇联将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务实举措,深入创新妇女教育载体,着力完善妇女教育培训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女性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女性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女性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接受终身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妇女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机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要求,国家保障妇女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4部门对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作出部署,面向农村留守妇女等开

  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获女童和妇女教育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出席颁奖仪式时郑重强调,“积极发展面向女性的健康教育、数字教育、科学教育,帮助更多女性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女性掌握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为强化数字服务、拓宽线上学习渠道,全国妇联发起“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推出“女性享学吧”网上学习平台,在知乎、百度、快手等平台持续打造“巾帼好网民女性公开课”,超2000课时的免费精品课程吸引超过3.5亿人次参与学习。

  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妇女必将通过教育赋能,以巾帼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020-888888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