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蓝狮在线注册教育培训机构24小时在线服务!

020-88888888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蓝狮在线 > 通知资讯 >

总书记关心的教育事:踔厉奋发新征程

更新时间:2023-10-31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落实“双减”,紧锣密鼓;上好“大思政课”,百花齐放……

  “出台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导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2月8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相关表述,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政府在教育领域提供的基础性服务,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基础性、发展性4个主要特征,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周秀平说。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各地开展创建工作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2021年,江西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14.6亿元,支持各地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实施,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革命老区学校倾斜,一系列惠民工程筑牢体系之基。

  山东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遴选省市县三级试点乡镇339个,重点打造提升镇驻地中小学(幼儿园)办学和带动能力,发挥其支点和辐射功能。

  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8.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78%;深化教育类型结构改革,持续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财政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育部将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重要指示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战略实践,积极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加快完善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昆仑之巅,三江之源。在教育部和对口支援高校的倾情倾力支持下,青海高层次人才本土化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国内高水平大学‘团队式’帮扶青海高校的新模式,谱写了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生动实践的新篇章。”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梅岩说。

  在红色圣地遵义,遵义医科大学围绕“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目标,努力培养扎根基层的健康乡村守护者,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人才活力。“我们的定向全科医学生已招收2147名,占全省培养总数的41%,700名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服务,真正发挥了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校长刘建国自豪地说。

  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待,教育战线心怀“国之大者”,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更加呼应时代需求,推动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伴随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革创新的脚步,一堂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大思政课”开进了田间地头、社会大天地,开进了学生心中。

  结合建党100周年、迎接北京冬奥会等重要节点和重大主题,广泛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活动,讲好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教育系统引导青年学生感悟伟大成就、汲取奋进力量。调查显示,99.4%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冬奥会期间,北理工志愿者临时第二党支部以“百年大党的淬炼历程”为题,结合服务冬奥会的经历开展讨论。

  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要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新一代青年,还要培养一批批技能报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启动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更多需求,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过去一年,教育服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联组会上,他再次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教师队伍中的“四有”好老师不断涌现,他们中既有高等教育的领军拔尖人才,也有在乡村无私奉献的青年教师,他们倾情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风采。

  ——加强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从2021年起,依托部属师范大学与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培养1万名左右本科层次师范生。

  “孩子每天家庭作业都不多,睡眠时间也足够多了,并且开始喜欢打篮球了,身体也比以前变得更壮了。”近日,提起孩子去年以来学习、生活上的变化,重庆合川区南屏中学初一学生家长唐女士欣喜地说。

  作业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手机沉迷严重、体质状况堪忧……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不仅令家长忧心,更牵动着社会的关注。

  “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

  在校外培训火爆的背后,却是家长与学生焦虑的“沸腾”。本应为学生提供有益补充的校外培训,却成了一场“军备竞赛”和“一门生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改革决心和魄力。去年7月以来,随着“双减”文件的印发,一场聚焦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风暴深刻影响和重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生态。

  加强监管与协同,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牵头建立19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密集出台32个配套文件,提供政策供给和操作指导。

  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启动“营改非”“备改审”、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政府指导定价,大力打击“一对一”“住家家教”等隐形变异问题。截至去年底,学科类培训线%,培训机构扩张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与此同时,校内服务显著提升,课后服务全面展开,寒暑假校内托管得到有效实践,长期困扰家长的接送“难”、看护“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第三方调查显示,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72.7%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

  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坚持人民至上的教育立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人民群众期待什么,就尽力回应和满足。聚焦网络游戏沉迷,教育部联合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游戏监管令。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满足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期待。北京等地大面积、大比例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教育系统通过化解难题,不断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本报记者 梁丹 高毅哲)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020-888888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