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蓝狮在线注册教育培训机构24小时在线服务!

020-88888888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蓝狮在线 > 通知资讯 >

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教学发展——广东省医教协会

更新时间:2023-11-10

  原标题: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教学发展——广东省医教协会医药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暨省医药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我院举行

  11月3—4日,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药教师发展专委会2023年会暨广东省医药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南医大顺德医院举行。

  活动以“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教师发展”为主旨,由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主办,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药教师发展专委会、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南医大顺德医院共同承办。

  11月3日,广东省医药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火热进行。初赛后,全省7所高校58个教师团队中共有17个高级组教师团队及12个中级组教师团队进入大赛决赛现场,来自多个高校共18位评审专家共同参与评审。

  现场,经过激烈的角逐,广州医科大学李任远、南方医科大学程彦臻、广州医科大学党元野、深圳大学郑旭娟、广东药科大学梁文丽、南方医科大学江汕、广东医科大学莫伟等教师团队荣获高级组一等奖,广州医科大学刘玢、广州医科大学谢婷婷、广东药科大学王晓玉、广州医科大学孙文娟、南方医科大学李娟等教师团队荣获中级组一等奖。

  3日晚,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药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召开常委工作会议,共同探讨医药教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日,年会邀请教学名师专家以及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作教学创新学术报告,共同研讨教学创新、教师发展。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秘书长李海燕、我院院长沈洁分别在会上致辞。

  会上,我院院长沈洁代表医院对参会领导与嘉宾表示欢迎,感谢协会给予支持信任让医院承办本次活动,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沈洁指出,自政校合作以来,在南方医科大学和顺德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医院全面进入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轨道,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今年1月,4000平方米的医学研究中心(包括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生物样本库等)正式投入使用;今年5月,在医院旁边14000多平方米的临床医学院大楼已由顺德区政府交付医院使用,为医院建立临床医学院,打造高水平医学模拟教育平台奠定基础。

  医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建立了研究生导师队伍48人,高校教师153人,130多名教师首次走上大学讲台进行本科课程授课,教师代表在省、校级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培养研究生也从2016年3名提升到2023年59名。沈洁院长强调,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则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次年会来报告分享的都是国家教学创新竞赛获奖教师,都是教学专家,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秘书长李海燕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教学创新发展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次年会,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专家的沟通交流,实现学术成果的互融互通;以新思想指导、以新理念推动、以新方式落实国家关于教师发展策略,突破难点,疏通堵点,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在讲话中强调,作为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南方医科大学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成立医药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为我省医药院校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合作交流服务的良好平台,对我省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代新医科建设、医药教师队伍发展的迫切需要。他肯定了我院作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在教学方面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顺德医院以本次年会为契机,以临床医学院建设为新起点,紧跟大学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强与省内高等院校教师交流,在师资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不断充实内涵,努力建设名副其实的大学附属医院和高水平临床医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徐汉虹以“堂课,一片情,一扇窗一一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有感”为题,讲述了作为一名教师一辈子如何做好一件事: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我院副院长王华峰作“政校合作模式下‘医学教育增效提质’的实践探索”主题报告。他从介绍医院教学基本情况引入,系统分享了医院在教学平台建设、师资引育培养、教学建章立制、特色课程开展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取得的教学效果。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第二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彭鸿娟以“立足学科基础改革创新,持续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为题,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政策解读、评审指标分析切入,以医学寄生虫学的课程为例,分享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颖围绕“以赛促教、守正创新——教学创新大赛参赛心得与分享”主题,讲述如何“上好一节课”“建好一门课”,并分享其自身在参加教学竞赛中的经验体会,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真实教学,真正“以赛促教”。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陈晓丹在“守正创新、数字赋能——《口腔修复学》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的报告中展示了自己在该课程中“双境四阶两融合”的教学创新实践,针对临床教学中教学资源缺乏、师资紧张等痛点提供了解决思路。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万成松以“教师教学创新的方向”为题,讲述“为什么开展教学创新”。在阐明“教师教学创新的方向”时,他要求教师在教学创新过程中,紧扣课程思政、学生中心、“四新”建设、教育数字化这4个高等教育发展风向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与学的方式显著改变,注重信息技术应用,采用多元考核方式,课程评价科学可测量,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推动课堂革命和学习革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白玫在“关于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植物学》为例”报告中,从课程建设角度出发,结合课程背景、实施、成效、反思等方面阐述如何实施教学创新。

  广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白洪波以“从‘教创赛’看‘金课’”为题,分享其在教学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强调基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个步骤的教学创新,肯定了教学平台支撑及团队力量在参加教学创新大赛中的重要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姜春涛围绕“以育人育德、创新实践为导向的进阶式理实结合教学创新改革——以新工科《人工智能》课程为例”主题,针对人工智能教学中存在的“基础与前沿难兼顾、理论与实践难跨越、创新热情难激发”三大痛点,阐述其探索践行的四大创新举措——线上线下同发力、深度挖掘使用信息化工具、注重育人育德和创新实践、在改革中不断反馈优化,充分发挥新工科人工智能课程跨领域应用的价值,带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创新路径。

  暨南大学教授,首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者孙立在“基于MOOC和VR的创新学习模式经验分享一一以《中医诊断学》为例”报告中,从教学媒体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慕课、虚拟仿真、结合社会化媒体,进行实时互动,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模式,开拓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曦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发展”话题,以ChatGPT为例,从用户角度出发,拟喻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教研助理、个性化专属导师、办公助手、生活小贴士”;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学创新中的相关应用,呼吁高校教师拥抱技术,为教师教学创新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首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黄泳从教学创新实践点话题切入,剖析其教学团队在教学创新路上的一些问题和痛点,结合多个教学实践案例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多年来的教学创新经验。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陈瑜以“教学创新,一直在路上”为题,围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介绍了其在教学改革的探索路径和实践经验。陈教授以其亲身教学经历,以其幽默感、亲和力和感染力感动了在场的每位教师,鼓励在场每位教师坚持教学创新,为年会画上完美句号。

  本次年会分别由万成松、徐淑兰、张少兰、张慧群、佟琳、孙升云、姚华刚等专家主持。共有来自全省各高校医药教师、专家150多人参加,共同学习、交流经验,为教师们提供一场难得的教学学术盛宴。

  4日上午,我院王华峰副院长在年会上作“政校合作模式下‘医学教育增效提质’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系统分享了医院在教学平台建设、师资引育培养、教学建章立制、特色课程开展等方面的实践路径。

  王华峰指出,政校合作以来,我院以建设名副其实的大学附属医院和高水平临床医学院为目标,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

  我院通过科学整合医院资源,加大教学设施设备投入,推动基础教学平台、模拟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智能管理平台以及生活保障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

  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13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中心,购置了综合模拟人、内镜、腔镜等400多件训练模型;随着医院4000平方米的医学研究中心(包括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生物样本库等)正式投入使用、14000多平方米的临床医学院大楼已交付医院使用,将进一步保障学生学习环境,丰富教学模拟设备,升级科研实验平台,优化教学管理系统建设,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全方位做好学生学习支持,提升教学效果。

  我院通过加大人才引育、强化师资培养、用好考核“指挥棒”、开设特色“品牌课”等举措,提升教学能动性、拓展教学延伸性。

  通过持续实施人才引育“头雁、菁英、青苗”三大工程,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分层分类培养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一支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掌握专业发展前沿、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能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专家型教师”。

  借助大学平台资源,举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开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临床带教、医学模拟教育、教学督导等以教师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项培训班;定期举办教学沙龙,组织教师创新专项培训,提升教学创新意识,协助教师形成教学改革研究思路。通过开展本科课程教学竞赛、临床能力竞赛、腔镜技能竞赛等,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整体水平。

  医院制定和完善了教学绩效发放、教学工作奖励、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等规章制度,大幅提升教师绩效待遇,深化教学工作与绩效方案、职称聘任融合,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同时,通过修订《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绩效发放实施办法》,学员待遇水平居全国前列,基地招生吸引力明显增加,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另外,按照“优绩优酬、奖罚分明”的原则,加大住培学员绩效考核力度,将绩效与学员出勤、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等情况挂钩。特别将医师资格考试、年度业务水平测试等“国考”成绩与绩效直接挂钩,提升学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以建设“有文化的医院、有温度的医疗、有爱心的医护”为目标,2019年,我院成立了全国首个叙事医学中心和叙事医学教研室,每年面向住培学员、研究生、实习生开展叙事医学人文课程200多学时,提升学生的叙事沟通能力和医学人文素养。2021年我院成为广东省医院协会叙事医学与健康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叙事医学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标准基地。2023年我院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叙事医学实践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

  不仅如此,医院还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沙龙,邀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2023年启动了科研门诊,为研究生提供医学研究相关的全方位咨询服务,开拓研究生科研思维。

  医院十分重视学生思政教育,成立了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每年医院党委书记或分管教学副院长为学生上思政教育课,强化学生责任担当与使命教育。医院还会根据医院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各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和文体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凝聚力、战斗力、岗位胜任力。

  王华峰明确,医院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体制机制,切实抓好教学环节,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高水平临床医学院。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020-888888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