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综合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新时间:2023-08-17
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郑州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立足办学定位,塑造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坚持质量导向,立足建设“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塑造“商科、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扎实商科专业背景、现代职业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商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商科专业知识和商业意识。商科专业通过“物理+”,增强学习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加强商科专业人才知识厚度;非商科专业通过“化学+”,增设商科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商业思维能力和法规意识。所有专业通过与商科类课程交叉融合,形成“商科”人才培养特色。“应用型”是坚持“学科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的建设思路,积极拓展校外优质实习就业基地,深化产教融合,贯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增强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国际化”是通过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突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职场英语表达和国际传播能力;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升学生国际视野与商务沟通能力;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定期选派学生外出研修,拓宽学生成长与升学发展路径。
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学校从2017年开始,探索开展了六个项目的“全过程递进式”教学综合改革体系。其中,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根据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按照升学与就业两个方向,设置两套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配备两套师资,分层分类开展教学活动。应然课程体系建设遵循OBE教育理念,围绕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特征,动态增减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大学英语改革是构建全空间英语学习环境,突出听说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体育改革按照“体能+技能”并重的原则,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养成终身运动习惯。教风学风协同建设遵循“四个回归”,引导教师精心从教、学生用心学习。实习实训专项工作通过建设充足的实习实训基地、提供足量的实习实训岗位、拨付足够的专项经费,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提高实习就业转化率,保证学生走好就业前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不断改革探索与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提升。学校学生应届考取研究生人数、中高级证书通过率等逐年攀升。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在90%以上,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作为先进单位在全省就业推进会上交流发言;2022年作为全省3所就业工作优秀典型院校之一,被省教育厅推介到教育部作经验推广;2023年受邀参加了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并作为全省唯一的新建本科高校优秀代表参加省长就业工作座谈会。
重视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立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色,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有经济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涵盖71个本专科专业,获批省级重点学科1个、一流本科专业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10个,学校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学校成立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充分调研行业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商科+”的建设原则,加大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支持,申办急需特需专业,重点建设了跨境电子商务、智能财务、数智工商等商科专业集群,不断增强专业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示范中心,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17年设置教师发展中心,配备专职管理队伍,按照人均3500元的标准每年投入约400万元经费,培养培训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对教师开展“常态化、全员化、精准化”和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培养培训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校伊始即成立了教学督导组,于2017年独立设置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建立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反馈改进机制,对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重点环节进行全覆盖监控和全过程质量管理,逐步形成了“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郑州商学院持续深化教学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省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