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教学大计
更新时间:2023-08-18
2020年注定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一年,我们一起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一起迎来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走进教育的新时代。在中国教育疾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落差,可以看到先进的教育技术与精微的教育精神之间的磨合,可以看到国家意志、人民意愿和市场化运作之间的积极互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我想我们应该从保障教师法律赋予的专业权利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020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成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切实理顺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主要任务目标,最终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随后,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0-2022)》;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印发《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更高的地位待遇、更科学的培养机制、更严格的职业规范,让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正在成为可能。
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塑造未来教育的模样。2020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2020年11月10日,在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发布《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以“重新定义学校、重新认识学习、重新理解课堂、重新构建学习路径”引导未来教育的走向。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未来教育的样子渐渐清晰。
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带来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便利,也带来相互之间更多的摩擦;增加了教育的吸引力,也可能造成学生的网络沉迷。因此我们看到有地方颁布了“禁机令”,禁止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校园,有地方制定了家校网络交流平台管理规定。未来教育的成长需要时间,既需要人与技术的不断磨合调整,也离不开社会力量和市场之手的推动,更需要及时的监管和督察。
上一篇:在线教育网站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