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信息/contact us
电话:86-0522-65386900
传真:86-0522-65807900
邮箱:nuybr@163.com
邮编:215223
约为240万,约占总人口的2.4%。此外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菲律宾移民和定居者、非法工作或居留者,在海外工作菲律宾人总数接近1千万。
近千万人在海外工作,海外劳务人员汇款占GDP的9%,劳务输出对菲律宾经济的意义不容小觑。
因此,这些人在菲律宾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菲政府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海外劳工日。每逢圣诞节,总统会亲自率领相关部门官员,迎接回国探亲的海外劳工们。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2016年5月公布的数据,按性别分布,男性海外劳工约为48.9%,女性约为51.1%。
按年龄划分,25岁至29岁的菲律宾海外劳工比例最高,占25.8%,15岁至24岁的占比最低,约为7%。女性海外劳工的平均年龄比男性略低。
按工作的大洲来看,亚洲是菲律宾最大的海外劳工就业市场。有83.9%的菲律宾海外劳工在亚洲工作,7.1%在欧洲,6.1%在北美洲及南美洲,1.7%在大洋洲,1.1%在非洲。
按职业类别来看,菲律宾海外劳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服务人员(包括家务管理员、看护等),约占海外劳工的37.8%;专家和各类技术人员,约占海外劳工的20%;制造业工人,约占海外劳工的15%;贸易人员,约占海外劳工的16%。
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菲律宾人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90%的菲人能讲英语。
流利的英语保证了菲律宾海外劳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际与沟通,也为菲律宾海外劳工在海外谋职创造了条件。
菲律宾教育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比较发达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菲海外劳务人员中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占19.2%、中等教育的占29.3%、高等教育的占19%。
菲女佣受教育的程度更高,具有初级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占将近95%,很多是大学毕业生,有的甚至是教师。良好的教育增加了菲海外劳务人员的竞争力。
菲律宾海外劳工普遍性情温和、工作勤奋。菲律宾人经过几百年的西方殖民统治,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较为西化,更为容易适应西方社会生活环境。
在菲律宾各类面向海外劳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学校遍布全国,培训内容涉及各主要就业行业。
接受过严格培训,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菲律宾劳务人员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倍受青睐,对其需求有增无减。重视培训是菲海外劳务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1994年菲律宾成立了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署(TESDA),单独管理和规划职业技术教育发展,TESDA不仅制定全国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计划、审核菲国内的技术培训学校资质,同时也提供技术培训课程。
根据统计,菲律宾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人群就是海外劳工。1994年至2011年,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共培养毕业生1618万人,其中海外劳工人数约达到1313万人。
此外,近年来TESDA还专门上线了免费的网络培训课程,课程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等门槛较低的内容,专门针对低收入的菲律宾人。
据TESDA在2014年统计,约有30万菲律宾人参与了网络培训课程,这其中不仅包括菲律宾国内准备出国工作的人,还包括已经在海外工作的菲律宾人。
菲律宾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劳务就业问题,海外劳工管理部门牵头,移民、外交等部门予以配合,实行联动机制。
菲律宾总统每年在圣诞节前夕会前往机场迎接海外劳工,在涉及劳工重大权益问题上甚至亲自出面协调,副总统一般是总统的海外劳工就业问题首席顾问。
1982年菲律宾政府成立专门负责海外劳务的海外就业管理局,隶属菲律宾劳工部。
现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2017年4月表示,在未来数月内,政府将计划把海外就业管理局从劳工部剥离出来,升级为“海外劳工部”,专门负责菲律宾海外劳工管理和服务工作。
维护菲律宾海外劳工的合法权益是菲驻外使领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开设新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接收菲律宾海外劳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菲使领馆一般都下设海外劳工办公室。
此外,为了加强对海外劳务人员管理,菲律宾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菲律宾劳工法》《海外劳工与海外菲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