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信息/contact us
电话:86-0522-65386900
传真:86-0522-65807900
邮箱:nuybr@163.com
邮编:215223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建筑”)创立于1988年,系中南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南建设的骨干成员企业。成立30余年来,中南建筑打造了以“工程总包、专业协同、完美履约、优质运营”为主要特征,“投资商、建设商、运营商”三商一体,具有项目投资、设计、施工、运营全产业链优势的建筑领域品牌服务平台,走出了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作为民营建筑强省江苏省南通市的领军企业之一,在30余年的砥砺奋进中,中南建筑人不断突破自我,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成就员工、造福社会、报效国家为己任,以铸造百年基业为目标,打造了享誉各地的中南建筑品牌,在行业发展各个阶段始终走在前列。
中南建筑共下辖12家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主要业务涵盖投资、设计、基础设施总承包施工和安装、装饰、钢结构、市政园林等专业施工;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特级、建筑设计甲级、市政一级、公路一级等总承包和专业资质,综合实力位列江苏省建筑业前列,是“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
中南建筑累计投资额超400亿元,年产值超600亿元,年施工面积近5000万平方米,合同额近1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30%的速度增长,经营业务遍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广东、山东、陕西、湖北、河南和四川等全国22个省(市)。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中南建筑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自成立以来,中南建筑始终以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态度前行,在工程建设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综合投资领域,中南建筑聚焦于投资、建设及运营服务,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成为最值得政府信赖的综合服务商。代表性工程有浙江宁波大学、江苏南京芯郡标准生产厂房、江苏兴化中医院、山东日照科技创新中心、山东聊城东阿环城水系生态治理、四川眉山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徽界首基础设施等重大民生工程。
在房屋建造领域,中南建筑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和综合运营能力,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行业领先、极具影响力的建筑总承包企业,具有房屋建筑、机电安装、装饰装修、钢结构等专业优势。代表性工程有北京以太广场、上海合生商业综合体、天津富力中心、浙江杭州望朝中心、湖南长沙新楚擎天广场、江苏南通CBD、江苏盐城体育中心、山东东营奥体中心和山东广饶孙子文化园等。
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南建筑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建造国人出行的精品工程”。代表性工程有南京市至句容市城际轨道交通总承包工程,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号线号线工程,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号线国道市政管线工程和广西连贺高速公路等。
凭借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雄厚的技术优势,中南建筑先后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国家级优质工程奖60余项,获“泰山杯奖”“扬子杯奖”“长城杯奖”等省级优质工程奖百余项。日前,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公布,中南建筑承建的海门市人民医院新院住院楼、门急诊楼、医技楼及防空地下室工程名列其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南建筑不断强化“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人有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人才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企业在新时代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建筑业管理层、劳务层“两层分离”用工模式之下,中南建筑坚持以自有职工队伍为根基,走出一条独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建筑业开始由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中南建筑审时度势,对自有劳务队伍进行全面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六大劳务基地,搭建了劳务总公司、劳务分公司、劳务队的组织架构体系,为中南建筑在新时期开拓更广阔市场提供了人才保障。30余年来,中南建筑不但未受到层层转包、工资拖欠、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行业“顽疾”的困扰,且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肯干敢拼的“铁军”。
目前,中南建筑拥有管理人员8800人、自有工人5万人。这支“铁军”已成为集团开疆辟土、赢得客户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中南建筑将不断开拓创新、建信筑品,力争打造成为一家“全国排头、管理领先、品质优秀”的千亿元级民营建筑业企业集团。
春节临近,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喜悦之感。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玉桃园社区居民崔占雯比往年更高兴。她带着外孙女从附近超市采购归来,婴儿车车把上挂着零食大礼包、水果,“今年买年货,不再愁上楼了。”
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去年以来,河南省许昌市持续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不断提升建筑垃圾处理能力。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通过实施个性化无障碍改造,使得残疾人的居家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现有“爱”无“碍”。
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刘志毅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及相关设备,并首次对西安城墙等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健康“体检”。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按照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利用、高效能传承、高要求管理,构建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