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信息/contact us
电话:86-0522-65386900
传真:86-0522-65807900
邮箱:nuybr@163.com
邮编:215223
今年以来,科尔沁右翼前旗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不断探索劳务输出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
今年9月末,科右前旗劳动力转移输出办公室主任朱晓红随盟劳动力转移输出办公室赴鄂尔多斯市进行考察。在锦厦国际大酒店,家住前旗归流河镇乌兰嘎查今年24岁的刘滨见到朱晓红时,感慨地说道:“朱主任,我来到鄂尔多斯工作已经有10个多月了,现在是这个酒店的餐厅领班,也是酒店的重点培养对象。我不仅工资远远高于以前的收入,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精神状态和眼界也不同于在老家的时候了!”
像刘滨这样外出务工的人员还有好多,他们中有缩绒工、电脑挡车工、机缝工、收款员、化妆品导购、前台接待、餐厅领班目前,前旗在鄂尔多斯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最高月收入可达6000余元。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过全盟企业用工招聘会,科右前旗共向鄂尔多斯转移输出916人。
今年,在乡镇机构改革刚刚结束后,前旗及时调整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旗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会议联席制度,实施“一把手”工程,要求各乡镇要有一名副职专抓此项工作,各嘎查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大学生村官的嘎查村,大学生村官要协助做好此项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旗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此外,科右前旗还建立了奖励机制,旗委、政府拿出相应奖励资金,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突出的集体、个人、劳务经纪人、外出务工典型、返乡创业典型、企业老板等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为带动,促进全旗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发展。
据悉,今年9月份,科右前旗劳动力转移输出共计22319人。建立劳务基地13个,培训总人数达849人,其中指导性培训25人,技能性培训824人。此外,还发展了41名劳务经纪人。
为实现劳务输出转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劳动力转移输出办公室采取了多种方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了富余劳动力情况统计和农牧民求职意愿调查等工作。对当前就业市场的调查,结合科右前旗现有的培训能力,进行了农牧民对“建筑工”、“家政服务”等16个工种就业愿望的调查。深入全旗14个苏木乡镇开展调查,及时解决具体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对科右前旗乌兰毛都、满族屯、桃合木等牧区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进行指导,为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印发了1000余份《求职意愿调查表》,为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我旗当前农村牧区劳动力求职意愿打好基础,为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信息。
二是通过报纸、广播、网络、传单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报导科右前旗的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让老百姓逐步认识和接受“劳务经济”这个概念,鼓励百姓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推动了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年2月底是外出农民工返乡时期,劳务输出办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春节农闲时间,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印制2000余份春风卡、1000余份农民工务工手册和大量用工信息,在乡镇赶集时间深入全旗多个乡镇进行发放,鼓励农牧民走出家门外出打工。
积极组织农牧民参加鄂尔多斯企业招聘会。两次招聘会全旗共有3000多名有外出就业意向的农牧民参加,现稳定务工已达到900多人。
三是工作人员两次到兄弟旗县学习交流工作经验。5月24日,派出首批电焊工学员赴突泉县“焊工实训基地”开始学习生活。通过这次对接,为前旗焊工培训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右前旗针对农牧区群众增收困难的突出问题,本着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产业来抓的指导思想。劳动力转移输出办将要从精品培训工程、基地建设、经纪人队伍建设和举办用工洽谈会等方式,多措并举入手,更好地为农牧民服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