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信息/contact us
电话:86-0522-65386900
传真:86-0522-65807900
邮箱:nuybr@163.com
邮编:215223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萨嘎县始终把群众劳务输出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举措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来抓,在全县上下制定任务目标,强化技能培训,搞好跟踪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对接,让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
按照萨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昌果乡党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和“以工代训”工作,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切实把劳务输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全力以赴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据统计,截至目前,昌果乡劳务输出人数530人,创收374.6万元,完成任务目标的80.9%。
在昌果乡昌果村,记者了解到,该村“两委”多次召开劳务输出工作专题会议,将劳务输出的责任落实到劳务输出合作社的理事会成员,同时以草组和“双联户”为单位,将各草组组长、“双联户”户长设为劳务输出联络人,打造了从上到下的劳务输出网格化组织模式。
米玛是昌果乡昌果村“两委”班子成员,也是昌果村措门劳务输出合作社理事长。作为一名员,他始终牵挂群众的冷暖。白天,他不辞辛劳,落实村“两委”分工的任务,还开展合作社和施工现场的其他工作;晚上,精心安排第二天的出工人员,组织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便实现就业。为方便组织联系群众,他还组建了微信通知群,及时向群众推送各类就业信息和党的惠民政策内容。
今年,昌果村人工饲草基地和生态恢复区有一项总长1万余米的水渠灌溉建设项目。昌果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以项目实施点的群众能够在自家门口打工、增加现金收入为出发点,积极与项目施工方多次沟通协调,争取到8000余米长的水渠砌筑项目。在昌果乡党委的牵头下,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合作社与施工单位达成协议并签订了施工承包责任书,由昌果村措门劳务输出合作社承包施工。施工技术由项目施工方负责,并派8名技工现场指导和跟踪培训当地的群众技工10名。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昌果村20名群众正在挥汗如雨地辛勤作业。他们分工协作,井然有序,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悉,昌果村水渠灌溉建设项目预计今年7月底完工,施工期间每天可解决易地搬迁点和小康示范村20余人就业问题,群众劳务输出现金收入可达30余万元,昌果村措门劳务输出合作社集体收入达8万元。
次仁是昌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几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和激励下,他积极改变陈规陋习,靠自己勤劳双手和一技之长,于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如今一家4口生活幸福美满,他的妻子照顾两个小孩和看管家里的牲畜,次仁平日里一天也闲不住,忙着合作社的各项工作。
次仁高兴地告诉记者,他通过培训和自身学习,藏式壁画的绘画技能日益熟练,等施工旺季过去后,他将承包当地牧家藏式壁画的绘制工作。如今,他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收致富,生活越来越红火,衷心感恩祖国、感恩党。